4B7A-中能实验站
配合BEPC II的改进,2005年~2008年,原3B3光束线搬迁至12# 厅。光源从原来的3B3偏转磁铁改为4B7,与新软X光束线共用4B7前端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兼用光。
光束线的费用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工程物理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前者面向普通谱学用户,要求光束线应具有较高的能量分辨本领,后者侧重于软X射线光学计量标准方面,要求光束线具有很高的光谱纯度,同时能够叫方便地进行全光谱范围扫描。
光束线采用双前置镜系统,第一块平面镜切除6keV 以上光谱成分,使2keV附近没有Si(111)的3次谐波,第二块镜子为超环面镜,水平和垂直都聚焦在样品处。但2003年该聚焦镜的子午聚焦调节功能失效,目前处于近似准直的状态。超环面镜之后是双晶单色器,下游没有再聚焦镜。
采用Si(111)晶体Ar的K边附近实测分辨本领约为7000倍。
除X射线计量方面的应用之外,实验站工作人员积极拓展中能X射线吸收谱学方面的应用。 2008年5月,中能X射线吸收谱第一次试运行至今,已有30余家单位近130余个课题在4B7A中能X线站上开展谱学应用研究。
近期,在中科院运行维护项目的支持下,线站功能进一步完善,增加13元荧光探测器和低温、在线退火等设备。
样品处光源参数:
能量范围:Si(111):2050eV-5700eV,InSb(111):1750eV-3400eV
能量分辨率(E/ΔE): ~7000
光通量(photons/s):~1x1010 @ S K edge
光斑尺寸(HxV):3x1mm2,
测量方法:TEY(2008.5)、TFY(2008.12)、透射(~2010.10)
图 1 Ar气K边附近吸收谱
联系方式
赵屹东 副研究员
电话:010-88235979 Email:zhaoyd@ihep.ac.cn
通信地址:北京918信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能实验站, 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