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科院高能所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技术平台
  • 下载中心

科研成果

  • 论文发表
  • 专著出版
  • 专利申请
  • 获奖
  • 最新成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最新成果
纳米药物与安全性研究组在抗肿瘤先天性免疫治疗方向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1-01-27 | 浏览次数: | 文章来源: | 【大 中 小】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学科研究中心邢更妹研究员课题组在富勒醇的抗肿瘤先天性免疫治疗方向获得了阶段性突破。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Today上,题为“Fullerenols boos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CD47 antibody to trigger robust anti-tumor immunity by inducing calreticulin exposure”。

  巨噬细胞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清除作为一种先天性免疫反应,是机体清除受损伤或疾病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取决于肿瘤细胞表面的促吞噬信号(calreticulin,CRT)和拒吞噬信号(CD47)强度。目前,增加促吞噬信号强度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化疗、放疗以及热疗等方式,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mmunogenic cell death, ICD),增加CRT暴露。然而,这些传统的ICD诱导手段虽然能够增强程序性细胞清除,但是对免疫细胞也有着明显的杀伤作用。另外,尽管低剂量放化疗也可以促进CRT暴露,但同时低剂量放化疗也被证实具有促进肿瘤转移的副作用。因此,筛选安全有效的CRT暴露诱导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发现富勒醇作为一种安全无毒的纳米材料,能够增加CRT暴露,增强巨噬细胞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清除,是一种理想的CRT暴露诱导剂。富勒醇联合抗CD47单克隆抗体,不仅诱导肿瘤细胞CRT暴露,屏蔽拒吞噬信号,促进巨噬细胞介导的程序性细胞清除,而且诱导巨噬细胞从M2型向M1型极化,在皮下肿瘤和原位骨肉瘤模型中都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这一发现为新型CRT暴露诱导剂的筛选提供了参考。

  高能所多学科中心助理研究员陈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邢更妹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获得了同步辐射硬x射线荧光成像站的技术支持,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高能所谢家麟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tod.2020.101070 

富勒醇诱导CRT暴露的作用机制以及联合抗CD47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示意图


文章来源:http://www.ihep.cas.cn/xwdt/gnxw/2021/202101/t20210127_5878135.html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分部 Ⅰ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 邮编:10004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分部 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邮编:100190

电话:86-10-88236709    Email:  zhao-office@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