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科院高能所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 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科学研究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学术交流
  • 人才培养
  • 技术平台
  • 下载中心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综合新闻

  • W020250117605863771091_ORIGIN ngj0206.jpg
  • CCY W02024072448 NS.png
  • untitled chenchy 20231220.png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报告
[8.24]NS Forum No.164-系统生物学-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科学
2011-08-23 | 浏览次数: | 文章来源: | 【大 中 小】

 

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
纳米技术论坛 (NS Forum No. 164)
第164期学术报告会通知
报告人:胡志远 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题 目: 系统生物学-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交叉科学
时 间: 2011年8月24日(星期三) 上午 10:00
地 点: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楼 A 511 会议室

报告摘要:

胡志远研究员的研究领域为新型微纳米材料和微纳米技术在系统医学上的应用,探索纳米科学和蛋白质组学的交叉前沿。研发高通量高灵敏度的蛋白质组检测新技术,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及临床应用,尤其在个体化诊断上的应用。近年来研究包括:(1)发现10余种新的反映肝脏功能及损伤的血清蛋白标志物;(2)免标记的蛋白芯片技术,将高通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用于蛋白质组研究以及大规模的抗体筛选和鉴定;(3)基于单分子的高通量蛋白质检测技术,可同时高通量检测核酸和蛋白,用于生物标志物群的临床检测。
 
简历:

胡志远,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学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在系统生物学奠基人Leroy Hood院士的实验室完成博士后训练。随后受聘为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科学家和美国FDA免疫仪器专家委员会委员(Immunology Device Committee),北京蛋白质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等。已在《PNAS》、《Mol. Cell. Proteomics 》、《J Biol. Chem. 》、《JClin. Invest.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30多篇,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5项。
 

主持人:高学云 研究员  电话: 010-88236709

 

Copyright © 2011 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分部 Ⅰ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 邮编:100049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分部 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邮编:100190

电话:86-10-88236709    Email:  zhao-office@ihe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