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是叶铭汉院士诞辰100周年。当天, “叶铭汉星”命名仪式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曹俊、原所长王贻芳院士和郑志鹏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民盟中央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王珂,叶铭汉先生的女儿叶如茵女士等有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仪式。仪式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魏龙研究员主持。
仪式上,刘继峰宣读了“叶铭汉星”命名公报和命名证书,介绍了编号寓意,并向叶如茵女士颁授了命名公报和证书;曹俊向叶如茵女士颁授了“叶铭汉星”运行轨道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邹虎研究员介绍了“叶铭汉星”发现过程和运行轨道。
叶铭汉先生是我国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优秀盟员,是我国低能加速器、低能核反应实验、粒子探测技术和高能物理实验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与重要推动者,为我国核物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纪念叶铭汉先生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卓越贡献,传承其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小行星项目组于1995年4月2日发现的小行星1995 GP7(国际永久编号第 48616号)正式命名为“叶铭汉星”。“叶铭汉星”国际统一暂定编号1995 GP7的“1995”和“7”代表叶铭汉先生于1995年7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该小行星发现于1995年4月2日,当天为叶铭汉院士70周岁生日(叶铭汉先生出生于1925年4月2日)。
曹俊在致辞中代表高能所向国家天文台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指出,叶铭汉先生是我国高能物理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为推动我国高能物理研究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并设立基金激励青年学者。此次“叶铭汉星”的命名既是对叶先生科学成就的崇高礼赞,也将激励后来者传承其科学精神,续写中国高能物理事业新篇章。高能所将继续深耕基础研究,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王贻芳院士、高原宁院士、郑志鹏研究员深情回忆了与叶铭汉先生共事的难忘经历,高度评价了叶先生对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对叶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怀念。他们表示,将永远铭记叶先生的感人事迹,不断传承和发扬叶先生的科学精神。“叶铭汉基金”获得者代表、高能所青年科研人员代表李筱婷分享了“叶铭汉基金”带给她的激励和力量,她表示将在叶先生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坚定自己的科研道路、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叶如茵女士代表家属对国家天文台和高能物理所命名“叶铭汉星” 以及关心怀念叶铭汉先生的各界人士致以诚挚感谢,她表示“叶铭汉星”将永远闪耀在宇宙中,激励后人不断探索前行。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民盟中国科学院委员会、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高能物理所各部门代表、各党支部代表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仪式。
刘继峰台长颁授命名公报和证书
曹俊所长颁授“叶铭汉星”运行轨道图
与会嘉宾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