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与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在中国青岛召开。会议由山东大学主办,法国驻华大使馆、中国科学院、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和法国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会议回顾了过去一年双方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加速器、探测器、计算技术等领域的合作亮点工作、展望未来合作前景。
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FCPPL)于2007年成立,致力于推动中法两国在粒子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合作和人员交流。2024年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FCPPL升级为中法粒子物理联合研究网络(FCPPN)。联合实验室年度学术讨论会议轮流在中国和法国召开。FCPPN上一年度支持中法双边专题研究项目27项,今年拟支持双边项目31项。
在会议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王美琴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山东大学基本情况。法国驻华大使馆科技专员Xavier Antoine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研究员分别致辞。会上中法双方学者工作学术报告60多个,内容涉及强子对撞物理、重离子物理、中微子物理、天体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探测器和电子学技术、CEPC加速器EDR进展、大型计算和数据处理等多方面。这些报告回顾了中法双方在以上领域合作开展情况、取得的物理成果和未来共同研究计划展望。一批联合实验室框架下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报告了进展,体现了联合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上的积极意义。会议期间执行委员会举行闭门会议,就联合实验室未来发展规划进行讨论,并确认下一年研讨会举办地。
本次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标志着中法两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本次会议不仅深化了两国学者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物理研究、中微子物理、新型探测器、加速器技术及未来高能对撞机等前沿领域的合作,更通过联合培养人才、为学科发展储备新力量;未来还将继续作为两国科技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发挥重要作用。会后,多名法国科研人员分别前往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一步就粒子物理及相关技术开展合作交流。
本次会议得到科技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中法粒子物理联合实验室(2022YFE0116900)”支持。https://indico.ihep.ac.cn/event/2540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