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粒子物理学的新机遇2025"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le Physics 2025)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第三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CBS 2025)的重要卫星会议,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全球粒子物理学界的顶尖学者,共同探讨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会议得到了高能物理前沿研究中心、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贻芳院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高能所大科学装置的运行和建设情况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研讨会期间共进行了三十余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德国、法国、瑞士、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原宁教授、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计划首席科学家张新民研究员、李重生教授、廖益教授、美国物理学会樱井奖获得者David Kosower教授、戴自海教授、韩涛教授、王连涛教授、Konstantin Chetyrkin教授、Christophe Grojean教授、Johannes Henn教授、Serguey Petcov教授、Mikhail Shaposhnikov教授、Marcus Spradlin教授、Anastasia Volovich教授等多位国际知名学者。
会议重点讨论了当前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面临的重大科学挑战和机遇。虽然标准模型在解释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和宇宙演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仍然存在着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包括电弱能标的起源、中微子质量产生机制、物质与反物质不对称性、暗能量和暗物质的本质、宇宙暴胀动力学机制。与会专家从量子场论精确计算的解析和数值方法、散射振幅的数学结构、对撞机物理、早期宇宙演化、暗能量观测与理论、中微子物理、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这些前沿热点课题,并分享了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为国内外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专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不同研究方向的思想碰撞,与会专家就探索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的有效途径以及粒子物理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的成功举办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对推动我国粒子物理学科的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国内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