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 2017年
【中国科学报】2017我在现场:星辰大海,怎不令人沉醉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7-12-06
】 【】 【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硬x射线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与“慧眼”号卫星合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供图)

  有人说,如果想最直接感受祖国的强大,在纷繁冗长的日常中汲取一种温暖和力量,莫过于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理想与激情,执着与拼搏,在一枚枚升空的火箭和遨游太空的卫星中得以体现,在浩渺宇宙、星辰大海的美丽图景中得以清晰。

  那一夜,家人难眠 讲述人:本报记者 王佳雯 

  4月20日晚上7点41分,长征七号遥二火箭搭载着中国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作”——天舟一号,在温润的海南文昌发射场冲向夜空,奔向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怀抱。那一刻,我正坐在北京飞控中心的媒体中心,盯着大屏幕上不断闪烁的信号、刷新的数据代码,在不间断的指令声中,感受另一种紧张激动的心情。

  两年前第一次参加航天发射任务报道时,我一度被火箭发射的轰鸣声搅得做噩梦。后来连续跑下来,发射场那震耳欲聋的声音、灼人眼球的亮光对我而言已变得不那么新奇了。倒是后方那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如果此时在发射场,媒体记者一般正忙着有序地撤离现场,但对于飞控中心,工作才刚刚开始。入轨判断、轨道计算、发送帆板解锁指令链……

  最终,“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的声音传来时,我们也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大家带着兴奋与焦虑离去,赶着回去发稿。

  时间跳到晚上九点半,我离开时,媒体中心已空空荡荡,但那块大屏幕中的飞控中心工作人员们,仍一丝不苟地关注着飞行器的一举一动。

  开车到家,已是深夜,两岁的女儿为了等我还不肯入睡。将她小小的身体揽入怀里,脑海中还不时浮现着飞控中心那闪烁的屏幕。在每一次发射任务时,不知道有多少航天人的家人,在期盼、思念中度过那不眠之夜。

  我太了解它有怎样的本领了 讲述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硬X射线卫星首席科学家 张双南 

  6月15日上午11点,硬X射线卫星发射升空。从1984年大学毕业做研究生开始,我就参加研制这台空间X射线望远镜。发射当天,我在距离火箭最近的位置,看着它在火焰中拔地而起,三十多年坎坷辛酸,在这一刻都化作热泪涌出了眼眶……

  就在发射前,作为卫星的首席科学家,,我一度因为要为媒体提供更准确的材料而烦恼。准确是卫星发射的关键词,卫星研制如此,发射如此,向社会及时准确地传播也是如此。

  然而,这五味杂陈的情绪很快被理智占了上风,我甚至无心去感受现场庆功会的热闹氛围,便开始焦急地等待望远镜发送回来的数据。

  卫星发射成功,是运载、发射场和测控系统的成功;卫星入轨之后能够正常工作,表明卫星系统运行良好;望远镜正常工作,也仅仅表明我们多年的仪器研制工作获得了成功。但我心里明白这些都不是终点,而是我们出发的新起点。因为这颗卫星承载着我们几代科学家更宏大的心愿。

  发射至今几个月过去了,作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天文台,硬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号已经发送回来大量科学数据。其中携带着它所观测到的黑洞、中子星、伽马射线暴、太阳爆发等天体和现象的大量科学信息。

  陪伴这颗卫星的成长,我太了解它有怎样的本领了。它不但对已知天体和现象做出了更高精度的测量,也让我们看到了前所未知的新现象。它向我们展示的宇宙奥妙,终将会在人类宇宙探测的历史画卷中,刻下属于中国人的关键一笔!

  寒风中送别你的“温暖” 讲述人: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11月14日,为了报道第二天即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风云三号D星,我第一次有机会到发射现场。

  从太原下高铁,再乘汽车颠簸了三个半小时,抵达发射中心时身体已经像散了架一般,而同路过来的工作人员却告诉我:“经过修缮硬化,这条路比以前好走多了”。

  一下车,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让我这个北方人也直呼受不了。但风云三号D星的发射时间却是在最冷的凌晨2点35分,想到难以招架的寒意,我内心是有点拒绝的。

  15日凌晨,出发前往发射场前,我把穿着羽绒服的自己又塞进一件大衣中,确认了一遍已经把能穿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后,这才鼓起勇气走进屋外-14度的空气中。

  参观平台上挤满了等待发射的人,不时有人瑟瑟发抖地掏出手机,想在寒风中拍照留念,但会被工作人员阻止,“请放下手机,不要拍摄”,这时我才意识到手中这张“摄录证”的重要性。

  随着发射窗口的临近,“2号到位”“3号到位”“准备完毕”…… 一系列现场指挥口令声陆续传来,我的心不由得也紧张起来。“10、9、8……2、1”,点火口令下达,“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着我国第16颗气象卫星直冲苍穹。在嘈杂的欢呼声中,我似乎听到自己心脏怦怦作响,虽然手和脸冷如刀割,心口却不再冷得发抖。

  离开发射中心的那天清晨,依旧寒风凛冽,本想向发射场的科研人员道贺,然而,他们已在默默回顾发射全程,查找问题和隐患,为未来做准备。于他们,我们是过客,而这颠簸、寒冷才是他们的常态,这

  “星辰大海”梦才是他们的永恒。

  年终手记: 

  一片痴心,终不会错付 

  今年年初,一份当年的中国航天发射计划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中国计划在2017年实施近30次航天发射”——字里行间透露着中国航天人执着奋进的势头。

  彼时,中国航天已顺风顺水走了多年。特别在2016年,中国全年完成的发射任务达22次,首破“20”大关,与美国并列世界第一。进入2017年,人们对于发射纪录迈入“30+”行列也充满了期待。

  实践十三号卫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硬X射线卫星、风云三号卫星……回望2017年,中国航天从通信卫星、遥感卫星、科学实验到商业航天,可谓“遍地开花”、成绩斐然。随之而来的,是北斗导航全球组网时代的开启,是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的验证与突破,是对地球气象变幻更强大的观测能力……

  然而,依然有一次“失利”,让顺风顺水的中国航天蒙上了阴影。7月2日对于中国航天人而言是一个不眠之夜——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我们已经习惯于享受成功,竟而忽略了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

  那一刻,虽未身处现场,仍能想象发射场的凝重气氛。很多人都为中国航天捏了一把汗。然而,预想中的谴责和气馁并没有来。世界似乎为失利的长五静默了几分钟,片刻惊愕之后,中国航天人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助威声……

  据统计,截止2016年9月,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共有235次发射,平均每年十余次,其中完全失败3次,部分成功1次,成功率高达98%。偶有失利,换来的是对中国航天未来探索的更大理解与支持!

  今天,中国航天已经走过60多个年头。伴随着航天事业的蒸蒸日上,一同进步的还有国人强大的心脏,以及对于祖国航天事业的崇敬与包容、关注与支持。未来,愿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继续披荆斩棘,在星辰大海中徜徉得更自在惬意、更斗志昂扬!


附件下载: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