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传媒扫描 > 2019年
 
【中国科学报】天宫二号完成高精度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
2019-01-17|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 |【
 

  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天极”望远镜,英文简称POLAR)完成了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了预定的科学目标。相关成果1月1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杂志。

  在轨运行期间,伽马暴偏振探测仪性能良好,标定准确,完成了全部在轨观测任务。其间共计探测到55个伽马暴,对其中5个伽马暴进行了高精度的偏振测量,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大的高精度伽马暴偏振测量样本。研究发现,伽马暴爆发期间的平均偏振度较低,约为10%,并且发现了伽马暴在单个脉冲内偏振角的演化现象。这些新的观测结果表明,产生伽马射线的极端相对论喷流内部的演化可能导致了偏振角的快速变化,使得观测到的伽马射线暴的平均偏振度较低。

  伽马暴偏振探测仪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典型的国际合作项目,其成功运行为下一代空间高能天文观测仪器的发展和进一步深化空间科学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此次发表的科学成果是自上世纪60年代伽马暴发现以来所取得的最佳偏振观测结果,有利于更好地理解黑洞的形成和极端相对论喷流的产生等基本天体物理过程,将在宇宙中极端物理环境和条件下的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

  国际同行高度评价了天宫二号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的观测成果。该论文的两位审稿专家指出,“该成果在伽马暴偏振探测上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与以往其他仪器相比该仪器有效探测面积更大,获得的数据质量更高”“仪器标定准确”“数据分析方法描述清楚,数据可靠”。

  伽马射线暴偏振科学发现也提出了新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瑞士、德国和波兰等国家的科学家已经组成了扩大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后续国际合作团队,瑞典和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也提出了合作的意愿和贡献的方式。扩大的国际合作团队目前已正式提交了中国空间站后续实验“伽马暴偏振探测仪二号”(简称POLAR-2)建议书,科学能力将有大幅度提高,有望为最终解决黑洞的形成和极端相对论喷流产生的重大科学问题作出关键贡献。

  据了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一向高度重视空间应用能力建设。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发射,空间应用系统共计开展了14项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展现了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技术发展方向,其中包括中欧科学家联合研制的世界上首台大面积、大视场、高精度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50-018-0664-0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01-17 第1版 要闻)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790号-1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402500050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邮编:100049    电话: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